筋之生理病理及分期论治体系
筋即经筋,首见于《灵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的“筋”分布位置固定、功能作用明确,隶属于各自的经脉。经筋理论虽历史悠久,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经筋的论述,但目前对于经筋实质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对其生理病理作用的总结概括不足,严重限制了经筋理论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因此,通过文献考证“筋”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厘清“筋”病发展的各个阶段,构建关于“筋”的论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筋”的实质
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筋的描述是:“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筋有月肉旁,与肉有关,“从力”是指筋可以产生力量,“从竹”取竹是多筋之物的含义。目前对于筋的实质认识主要有3种主流观点。一是认为经筋是指神经系统[1-2]。经筋系统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筋者,肉之力”是指健全的肌肉系统需要神经进行支配和营养。《灵枢·经脉》有“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是主筋所生病者”的描述,以神经来解释“筋”更能解释通顺;手阳明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头部交叉走行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的椎体交叉相似;《灵枢·经筋》中“手太阳之筋……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弹之应小指之上”的记载,考虑手太阳之筋为尺神经。二是认为经筋是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系统[3-6],原因也源于古代文献。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诸筋者皆属于节”的论述,说明经筋是附着于关节周围的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杂病源流犀烛》[7]也说:“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身之运动者也……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这些表述与肌肉等软组织的分布相似;三是经筋是包括肌肉等软组织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综合体[8-10]。主要将以上观点进行了结合,遇到具体疾病则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笔者也赞同第三种观点,古人由于解剖知识的缺乏,可能未将软组织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区分,故以上许多描述都能得到解释。吴焕淦等[11]也从针刺麻醉角度进行了说明。经筋实质还有其他认识,如茹凯等[12]运用系统学方法研究认为,经筋是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而成, 是形态、功能与感知信息相统一的人体有机系统组织。
2 “筋”的生理功能
对于筋的分类,杨上善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13]进行了明确的表述:“筋有大筋、小筋、筋膜”“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别名也”。其中的大筋、小筋、筋膜都有不同的作用,现分别论述如下。
2.1 保护防御作用
《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明代医家张介宾也提出“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提示筋可以与身体的其他组织一起防御外邪的侵袭,对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经筋不仅能够保护脏腑,对骨骼的防护作用也不容忽视,当外力作用于机体时,若外力较小,经筋起到缓冲作用,骨骼可不出现损伤;但若受力过大,可引起“筋伤”“骨折”并见甚至发生开放性骨折。
2.2 维持关节稳定,主司关节运动
《素问·痿论篇》中有“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指出筋主要有“束骨”和“利机关”2种生理功能。“束骨”主要指维持骨与关节的稳定性,是“小筋”发挥作用,主要包括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椎间盘等形态较小的组织。“束骨”作用除了维持稳定性之外,还有调节骨与关节应力分布的作用,正常“小筋”可以起到缓冲、约束的作用,将静态或者动态平衡的力分布到骨与关节上,如椎间盘退变后导致椎体高度下降,整个脊柱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椎体的退变随之发生。而“利机关”主要为“大筋”的生理功能,即附着于骨外的肌肉,“筋,肉之力也”,肌肉收缩产生力量带动关节活动。除此以外,“大筋”还有传导力的作用,如前臂骨折,单一的桡骨或者尺骨骨折发生后,暴力可通过骨间膜传导到对侧骨,进而造成前臂尺桡骨双骨折。
一般情况下“小筋”和“大筋”的损伤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小筋”的松弛会导致“大筋”异常,“大筋”损伤也会导致“小筋”异常,两者相互影响,最后导致骨病的发生。如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1年,膝关节的伸膝肌力仍不能完全恢复者[14]。谢地等[15]研究发现,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肌力可减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筋膜”则是包绕于筋之外的薄膜,一般是包裹于肌肉之上,主要作用为增加肌肉间的润滑,防止黏连,进一步起到“利机关”的作用。所以“大筋”“小筋”“筋膜”三者相互配合才能“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