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感性经验与科学伯克美学的生理维度及其现代意

一、引 言

18世纪西方美学关注人的感性(sensibility)问题,有学者指出,感性是18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关键概念,指“取决于人类身体的大脑和神经结构的感官敏感性”[1]vi。该词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美学的核心概念,使用时既指感觉或知觉的生理能力,也指这些感官的敏感性。然而,18世纪的感性概念并不代表非理性,感性是通过感觉直接达到对情感的把握和对知识的理解,包含了情感和认识两方面。埃德蒙·伯克(1)Edmund Burke的中文译名目前学界所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形式:埃德蒙·博克、埃德蒙·伯克和埃德蒙·柏克,本文采用较为通行的“埃德蒙·伯克”作为译名。是较早将生理学系统地纳入美学研究的经验主义美学家,从感性科学的角度考察他的美学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18世纪美学包含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反思生理学维度在当代美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伯克于1757年出版的美学著作《崇高与美两种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简称《论崇高与美》(2)国外研究者一般将伯克的美学著作简称为《哲学探讨》(PhilosophicalEnquiry)或《探讨》(Enquiry),本文按照国内学者的习惯将其简称为《论崇高与美》。)是美学史上的经典文献。但正如学者F·P·洛克所说,直到1958年由詹姆斯·博尔顿(James Boulton)编辑的版本出版之后,该书才受到国外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1]125。与此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起,伯克的《论崇高与美》也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中文翻译(3)伯克的《论崇高与美》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5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有节译。1990年出版了由李善庆翻译的《崇高与美——伯克美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近年来出现了几个新的中文译本:一是由国内研究埃德蒙·伯克政治思想的专家陈志瑞所编的《埃德蒙·伯克读本》,其中收录编译《论崇高与美》的部分章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二是郭飞翻译的单行本《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大象出版社,2010年);三是林胜彬的译本《崇高与美之源起》(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四是由廖红翻译的《哈佛百年经典第35卷:伯克文集》,其中收录了《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并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国内学者关注伯克美学,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王国维发表于1907年的论文《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引入了伯克和康德对优美与崇高的美学分类,之后朱光潜对伯克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研究,认为伯克“可以看作英国经验派美学的集大成者”[2],而且强调其著作《论崇高与美》的历史价值,认为“在朗吉努斯以后和康德以前,他的这部著作是西方关于崇高与美这两种审美范畴的最重要的文献”[3]。朱光潜的观点影响了后来国内西方美学史对伯克的书写,也使得对于伯克美学的研究偏重于历史的考察。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伯克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董志刚探讨了伯克崇高理论形成的根源,认为伯克对崇高概念的改造颠覆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4];陈辰在中世纪美学视野下考察伯克的《论崇高与美》,认为伯克美学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对中世纪美学传统的批判之上,并由此初步揭示了现代性的特征[5]。

但总体来看,国内对伯克美学思想的研究存在一些缺失。首先,缺失了对伯克美学的生理学维度的研究。伯克在他的美学理论中专章探讨了崇高与美的生理根源,但国内学者对伯克美学思想中对感官感受和非理性本能的强调还存在偏见。范玉吉指出西方美学史上,“伯克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味觉感受可以产生美的美学家”[6],但他认为伯克将美感产生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主体自然结构的做法是一种过了头的唯物主义,容易导致审美的相对主义。陈昊关注伯克美学的社会意义,指出伯克的崇高感和美感是建构道德标准和政治秩序的心理基础[7],但他没有看到生理维度在伯克的美学和社会政治建构中的重要价值。其次,对伯克美学与现代美学之间深层联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董志刚指出伯克的崇高理论在生理学方法的引导下,“取消了美学中的理性和神性观念,也完全颠覆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由此建立了一种人类学美学”[4]。陈辰在其文章中指出伯克通过批判中世纪的美学传统建立了基于身体感官的快乐的美学,“这种美学与政治和大众有着密切关系,暗含了现代性的特征”[5]。这些成果推进了伯克美学思想的研究,但对伯克美学生理维度的渊源和意义研究得还不充分。